中科科仪:从“第一”到“第一”-凯发k8国际

凯发k8国际>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中科科仪:从“第一”到“第一”

来源:科技日报|2014-01-17|【        】

记者:李艳   时间:2014114 

  创新驱动发展 

  这是一家极少见之于媒体的企业,外人对它知之甚少,但在中国仪器制造领域,“中科科仪”却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它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立式涡轮分子泵、第一台商用氦质谱检漏仪,参与过“两弹一星”、正负电子对撞机、神舟飞船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20135月,第十二届国际真空展览会上,中科科仪首次展出了国内第一台磁悬浮分子泵产品,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自此,磁悬浮分子泵终于刻上了“中国创造”。 

  作为中科院第一家由事业单位整体转改制的企业,在50多年发展历程中,中科科仪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阵痛”,但它始终坚持创新,最终赢得今天的成绩。 

  求发展,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我们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磁悬浮分子泵的消息也迅速传播到国外竞争对手那里,他们意识到当初的垄断优势已经荡然无存,纷纷开始大幅降价,这显著提升了我国真空下游产业整体竞争力。”到今天,中科科仪董事长张永明说起这一消息仍旧十分自豪。 

  真空环境是众多科学研究及工业制造的基础性、先导性条件,真空技术无处不在。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真空技术的运用——它使人们能够品尝到新鲜的食物,观看到多彩的led显示,享受信息科技带来的便捷,使用更清洁的能源,研制更精密的仪器,探索宇宙空间的奥秘……真空行业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这一领域的前沿技术并不属于中国人。 

  张永明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德国一家国际领先的真空设备制造商看准了中科科仪长久的技术积淀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出收购中科科仪。但在双方洽谈过程中,对方明确表示,代表国际真空技术最前沿水平的磁悬浮分子泵不仅不可能共同研发,甚至不会在中国生产。磁悬浮分子泵,是半导体工业关键核心零部件之一,也是最高端的真空设备。2012年以前,我国都没有自主生产的该类设备,只能依靠进口。“产品不在中国生产,说明对方的真正目标仅仅是让科仪成为其一家低端制造工厂,一旦被收购,中国的真空技术在短时间内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张永明说。这件事情对中科科仪的员工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让我和同事们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我们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科技问题,由此更加坚定了我们创新科学仪器,发展民族工业的信心和决心。”张永明说。 

  求创新,市场导向是关键 

  在转改制之前,中科科仪曾经取得过辉煌的研发成果,作为中科院下属的仪器制造单位,研发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改制之后需要面向市场时,才发现很多成果无法盈利,也形成不了规模生产。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调整研发工作方向成为唯一的选择。 

  “我们着力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将研发重心放在容易形成批量的重点市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上,形成了‘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成果驱动公司的发展,技术创新工作必须为公司的发展作贡献’的研发工作思路,这既是技术创新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技术创新成果是否成功的标准。”张永明说。 

  为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中科科仪组织多方资源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明确规定了科技创新工作要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标准,奖励产生经济效益的技术开发和革新项目。这一做法强化了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使科技创新工作面向市场,以市场调研和反馈指导研发方向,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例如,中科科仪将原有的汽车空调检漏仪产品改进为成套的系统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不仅满足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行业的应用,而且推广到了电子、电力等行业领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从观念到行动彻底转向市场导向不仅使中科科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新生,而且迈向了新的高度。自2000年改制到现在,销售收入翻了两番,年净利润达到3000多万元,累计上缴国家税金2亿元,成为国内真空行业的领军者。在此基础上,中科科仪淘汰了落后的实验室生产模式,建成了国内最先进、最大的分子泵装配洁净间,2013年全年,中科科仪生产的真空分子泵单品销售量达数千台,比肩国际同行,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现在,我们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集真空获得、真空检测、真空计量、真空应用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供应商,许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行业第一,被广泛应用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科研探索、航天进步等作出了贡献。”中科科仪总裁陈静自豪地说,“没有自主创新,没有突破,我们就好比没有参赛资格的奥运选手。但今天,我们已经和国际选手开始同场竞技,一较高下。” 

  求人才,多管齐下激发活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创新人才的能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科技创新的真正动力。如何培养一支敢想敢干的科技创新队伍,是许多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中科科仪为此想了很多办法。第一步自然是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搭建平台,使员工创造力得到发挥。吸引来的优秀人才如何留住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靠激励约束机制。“我们已经连续8年设立专项资金对优秀研发项目和技术改进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积极打造重视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创新文化建设提升人气,凝聚人心,吸引人才,营造了各类人才创新发展的宽松环境。”中科科仪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中科科仪的科研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0%以上,其中拥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人数占40%,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到45%以上,形成了一支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正因为有这样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我们才有能力承担科技部、北京市科委、中科院的多个重大专项,才能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才能拥有在科学仪器,特别是在真空领域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张永明说。 

  他介绍,经过转改制股权调整,目前员工持有近35%的公司股权,一方面是对他们的肯定与奖励,另一方面让员工更有主人翁的意识,为公司创新带来持续活力。 

  留住人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作环境。自2008年以来,中科科仪平均每年投入全年营业收入的9.5%用于科技创新,超越了国际同行平均水平。中科科仪购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软件,打造了软硬件一流的真空及科学仪器研究实验室,为科技创新打造优越的软硬件环境。 

  在中科科仪实验室里挂着一条醒目的横幅“肩负国家使命,勇攀科技高峰”,中科科仪员工告诉记者,在他们看来,在市场竞争中,如果技不如人,即使再有民族情、爱国心,也会被跨国巨头从市场上挤垮、挤掉,只有苦练内功,依靠不断创新的产品、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实实在在的业绩才能肩负起提升中国工业品制造水平的重任。 

    (北京科仪提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