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2014-01-17|【 】
记者:张舵、李峥巍 发表时间:2014年1月13日
真空环境是众多科学研究、工业制造的基础性条件,从智能手机屏幕镀膜、芯片制造,再到航天仪器检测,都离不开真空技术。长久以来,尖端真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几个工业强国手中,是一国科技和产业实力的象征。
作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家由事业单位整体转改制的企业,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磁悬浮分子泵,为中国在国际尖端真空技术领域抢占一席之地。这也成为中科科仪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驱动发展历程的最新注脚。
勇于对国际收购说“不”
2006年,一家全球顶尖的德国真空设备制造商找上门来,打算与中科科仪“谈谈合作”。面对对方出巨资收购的诱惑,中科科仪董事长张永明反而感到不安。因为德国公司表示,不仅不会与中方共同研发代表国际真空技术最前沿的磁悬浮分子泵,甚至也不会在中国生产。
“磁悬浮分子泵不在中国生产,说明对方真正的目的仅仅是让科仪成为其一家低端制造工厂,一旦被收购,短时间内,中国自己的真空技术就没有发展起来的可能了。”最终中科科仪下定决心,拒绝收购,拒绝安逸,依靠自主创新闯出一条攀登高峰之路。
在对国外收购说“不”之后的几年间,中科科仪不懈努力攻坚克难,终于在201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磁悬浮分子泵,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为中国在这一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到参与“两弹一星”工程,再到成为国内真空行业领军企业,争夺行业国际领先地位,中科科仪的发展轨迹体现了新中国科技事业勇攀高峰的无畏精神,也展现了中国科学家对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豪迈自信。
正是凭借着这种创新自信,中科科仪历史上实现了国内科研领域的多个“第一”——从上世纪70年代起,先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扫描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立式涡轮分子泵及第一台商用氦质谱检漏仪。
正是这种创新自信,造就了中科科仪勇于对外资说“不”的底气。转改制以来的10多年,中科科仪销售收入翻了两番,年净利润达到3000多万元;2013年全年,中科科仪生产的真空分子泵单品销售量达几千台,成为国际同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坚持为科技创新“输血”
“这台设备能够完成原材料到半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加工设备。”在中科科仪现代化车间,中科科仪分管研发工作的副总裁李奇志正隔着玻璃介绍运转中的高速加工中心;在车间另一侧,一部刚从瑞士运抵北京工厂的主轴加工设备旁,工作人员正紧张调试,确保设备能快速“上岗”。
“类似国际一流水准的生产设备、制造装配设备在中科科仪加工车间不在少数。基本每年也会更新换代,不少设备都是瑞士进口。”李奇志说,“只有在技术创新上肯投入,我们的竞争力才有保障。”为了保持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从2008年开始,中科科仪平均每年投入全年营业收入的9.5%用于科技创新,超越了国际同行平均水平。
加大创新投入也体现在人才要素投入上。中科科仪始终将人才视作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和核心动力。转改制阶段,中科科仪面对如何留住人才的难题,坚持采用“员工持股”的方式来增加吸引力。
“经过转改制股权调整,目前,员工持有近35%的公司股权,不仅留下了人才,也为公司创新带来持续吸引力。”张永明说。
张永明说,人才投入正在为中科科仪发展带来空前的创新活力。目前,中科科仪科研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0%以上,其中拥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人数占40%,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到45%以上。
紧握成果产业化“准绳”
在北京昌平厂区,中科科仪偌大的生产车间中,年产能近万台分子泵的生产线上,直接从事生产的一线工作人员仅十几人。强大的真空设备生产能力正在驱动一个个高端制造产业的兴起。
2000年,中科科仪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开始着手转改制。科仪人意识到,转改制最大的挑战是思想观念:以前仅为了实验室研究服务的模式,必须转变为推进科研与新兴产业发展并重的方向。
张永明说,将研发导向放在提升重大产业关键领域竞争力,扩大国内产业经济效益,这既是技术创新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技术创新成果是否成功的标准。
转改制以来,中科科仪不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产品进行整合提升。比如,公司将原有的汽车空调检漏仪产品改进为成套的系统凯发k8国际的解决方案,不仅满足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行业的应用,而且推广到了电子、电力等行业领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张永明介绍,近年来,中科科仪产品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转变,由改制前大多针对科研应用,到目前科研市场占30%,产业市场占70%。
对于未来,张永明说:“中科科仪赶上了一个很好的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其中,科技必然成为升级的前导。”他表示,中科科仪一方面将借助创新驱动的“东风”,为科研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中科科仪也将持续自主创新,助力产业升级换代。
(北京科仪提供)